□鄭乃謙
社會新聞
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農(nóng)村干部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帶領廣大群眾為搞好農(nóng)田水利基本建設、發(fā)展壯大集體經(jīng)濟任勞任怨、大干苦干,留下了獨特的時代記憶。修武縣西村鄉(xiāng)西村的趙懷德,便是眾多農(nóng)村干部中的一位。
一
趙懷德,乳名趙羊群,1940年7月出生在西村一戶貧困家庭。7歲那年秋天,國民黨軍向修武解放區(qū)大舉進攻,黨組織安排鄉(xiāng)親們向山西境內(nèi)轉(zhuǎn)移。大家從紙房溝通過老路功、望洛這條古道輾轉(zhuǎn)跋涉到了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平城鎮(zhèn),三戶人家擠在五間房子里。當時,上山的本家有趙法通、趙法有、趙法恩等。
小孩子往往饞嘴,饃飯吃飽了不知足,竟然還想吃肉。哪有錢買肉?趙懷德就和同住一院的趙小運想到一個辦法,那就是吃死豬肉。他倆四處尋找小死豬,找到以后大人們加工好,幾戶人家分著吃。在平城鎮(zhèn)過了年,天氣暖和了,形勢也相對緩和一些,組織上安排由村農(nóng)會干部趙金貴、趙銘齊帶隊,鄉(xiāng)親們統(tǒng)一下了山。
趙懷德幼年雖然沒有被餓死,但有兩次和死神擦肩而過。
1947年麥收前,趙懷德和母親住在山外的上馬村。一天正準備吃午飯時,聽到北地響起清脆的槍聲,一袋煙的工夫,一伙人跑進了上馬村。一看他們頭上戴的白羊肚手巾,就知道是山西人,母子倆和房東女主人馬上用木柱頂住了大門。山西匪徒用槍托猛砸大門,房東開門后,十幾個人闖進院子四下亂翻,有人找吃的,有人找衣服。母親手拉著趙懷德呆呆地立在院中,趙懷德被一個人用刺刀緊緊地頂住腹部,嚇得渾身發(fā)抖。那個匪徒吼叫著:“誰是八路軍?”其實,房東是烈屬,她鎮(zhèn)定地說自己沒有兒子。這時,一個匪徒搜到一瓦罐雞蛋,這伙人一哄而上去搶奪,連草叢里藏著的幾張烙饃也被搶走了。折騰一陣后,北地響起了號聲,匪徒們這才撤離。
在上馬村住了一陣子后,1947年秋天,黨組織又安排村里人躲到深山區(qū)的龍門村,農(nóng)歷臘月才回到西村過年。第二年秋天,修武迎來解放。
十來歲的時候沒有玩具,見個小鐵圈就覺得稀罕。有一次,趙懷德和小伙伴趙如意發(fā)現(xiàn)鄰居家大門口的長石條下有一個形狀像大蘿卜一樣的鐵疙瘩,那玩意尾部的四個翅膀上都帶有小鐵圈。他倆想將鐵圈取下來當玩具玩,先是用石頭敲,又抱起來往石頭上摔,也沒有將小鐵圈取掉。最后,趙懷德把這個鐵疙瘩扔出了大門,落在腳踏石上,轟隆一聲巨響,驚動了全村人。他呆呆地立在門框旁,好久才回過神,因為站在大門后才躲過了一劫。后來,他才知道那鐵疙瘩是航空炸彈。
二
1951年,趙懷德入了小學。當時,教室設在村東的趙家祠堂里。西村只有初小,上了4年后,他考到了南坡鄉(xiāng)完小。他和本村的郭小龍、鄭領頭三人是南坡完小的首屆學生,1956年高小畢業(yè),這在鄉(xiāng)下也算是文化人了。次年春季,國家開始招聘民辦教師,他被招入西村小學。
1958年秋季,全國興起了大辦鋼鐵運動。學校停課,趙懷德帶領學生在大東村、大南坡的北坡上,背礦石送到東村河。有一天,他帶著12個學生背礦石,剛路過一孔窯洞,轟一聲窯洞坍塌了。清點學生人數(shù),他發(fā)現(xiàn)少了一個,心里無比驚慌。最終,他找到了這個學生,才算松了口氣。
1962年8月,村里動員適齡青年參軍,趙懷德參軍入伍,在湖北明港接受新兵訓練,3個月后被分配到山東濟南坦克學校。當時的蘇式坦克重46噸,火炮的后坐力特別大,趙懷德身體適應不了。1963年年底,他和一批戰(zhàn)友因身體原因退伍回鄉(xiāng)。
三
早在上世紀50年代末期,全國各地出現(xiàn)了大辦民兵師的高潮。按照年齡分類,有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
1964年秋季,趙懷德?lián)挝鞔宕箨犆癖鵂I營長。當時的訓練要求十分嚴格,極個別民兵基本素質(zhì)很差,比如有人練習射擊時不會閉左眼,還有的民兵不會正步走。訓練時經(jīng)常鬧出洋相,惹得大家啼笑皆非。西村民兵營有步槍20多支,這些步槍大多是七九式步槍,打靶時有效射程只有50多米。沒有槍的民兵,就用木頭制作槍來訓練拼刺刀。在山坡上搞軍事演習,兩個人裝扮成特務,事先藏在灌木叢中,然后派民兵上山抓“特務”。1971年,還安排民兵在山門河口執(zhí)勤。
每年8月,民兵會脫產(chǎn)訓練半個月,項目有隊列、射擊、投彈等,結(jié)束時都要來個比賽。趙懷德身材不高,有部隊新兵訓練的基礎,投彈達64米,在全南坡公社數(shù)第一,許多身高馬大的民兵都甘拜下風。
1966年8月22日,經(jīng)老黨員趙法通、鄭訓良介紹,趙懷德光榮地加入了黨組織。那時,每年去縣城開兩次會,大家都是背著行李步行到縣城。
四
1972年年初,西村大隊黨支部班子調(diào)整,趙懷德?lián)吸h支部副書記兼生產(chǎn)隊大隊長。上世紀70年代初,結(jié)合農(nóng)業(yè)學大寨運動,配合青龍洞水利工程,西村鄉(xiāng)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農(nóng)田水利基本建設。公社黨委規(guī)定,各大隊干部輪流到工程專業(yè)隊擔任負責人。
1973年春季,趙懷德到工程專業(yè)隊擔任一連連長,指導員是黑巖村黨支部書記杜照林。男民工住在石崖下,遮雨卻擋不了風。女民工的宿舍是簡易草棚,就地勢挖一個3米長、2米寬的土坑,上邊用木柱支撐起來再鋪上茅草,床鋪也是石頭上架起木棍鋪上草,這就是他們的連部兼宿舍。冬季寒風刺骨,沒有門簾就把水泥袋縫到一起用來擋風。平常吃的都是玉米面饅頭和咸菜,蘿卜、白菜很稀罕,偶爾吃一回白蒸饃改善一下生活。
大壩距離紙漿莊3公里,地處峽谷深處,即使夏季日照時間也很短,冬季就更難見到陽光。遇到小雨、小雪天氣,從來不停工。主要任務是向壩上背石料,大家搞勞動競賽,印象最深的是本村女青年趙香梅,干起活來讓許多男民工都服氣。趙懷德身為連長,必須起到帶頭作用,背石料時自然揀大的。這樣,他在水壩工地堅守了一年多。他一輩子出力最大的,就是在青龍洞水利工程建設工地。
從水壩工地回到村里后,趙懷德帶領社員挖蓄水池,兩年時間挖了兩個大水池。當時沒有施工機械,群眾發(fā)揚愚公移山精神,以螞蟻啃骨頭的毅力,將近萬立方米的土方一擔一擔地挑了出來。
西村北部有一條深河溝,馬車套上3匹騾子,裝上半車糞過溝還十分吃力。溝那邊土地貧瘠,麥地里長滿了刺兒菜,小麥產(chǎn)量不高。因此,村第四生產(chǎn)隊老隊長趙法通多次向村大隊黨支部提出申請,建議在這里架橋。接受趙法通的合理化建議,村大隊黨支部研究決定在河溝上架設一座石拱橋,由趙懷德?lián)喂こ炭傊笓]。1977年三秋結(jié)束后開工,趙懷德會同林縣(今林州市)人設計、施工。林縣的王技術員,修建紅旗渠時就是排險高手。缺少測量儀器,全靠水平尺定位;沒有任何機械設備,運石料、運水泥全靠肩扛人抬。次年5月竣工,大橋全長90米、寬6米,最高處20米,一共5個橋孔,最大橋拱跨度10米,村里總投資5萬元。此后,那邊的土地被改造成了穩(wěn)產(chǎn)、高產(chǎn)的良田。
2024年3月,回憶大橋主拱合龍過程,趙懷德記憶猶新。在巨大的壓力下,木料吱吱響,聽了讓人十分恐懼。他和王技術員分別站在橋兩端的橋墩上,雙眼全神貫注地盯著拱模。事先約定如果出現(xiàn)險情,以哨聲為令立馬撤退。合龍過程確實驚心動魄,成功之后林縣師傅松了一口氣,躺在地上身體軟綿綿的,站不起來。大橋建成這年秋季,趙懷德帶隊新建煤井一對,順利投產(chǎn)。1979年冬季,西村開始規(guī)劃新村并劃出了第一批宅基地,為后來的整村搬遷工作打下良好基礎。對此,趙懷德沒少費心。
1982年,西村大隊黨支部班子換屆,趙懷德卸任黨支部副書記兼生產(chǎn)隊大隊長的職務。如今,趙懷德與老伴正安度幸福晚年。他深情地回憶說:“自己一輩子出力吃苦,可是比父輩幸運多了。3個叔叔的遭遇一個比一個悲慘:二叔早年亡故,三叔被日本人抓走當挑夫后杳無音信,四叔逃荒到徐州。當村干部時辦了一些實事,這離不開家人的支持,特別是老伴的理解;也離不開村黨支部委員鄭訓良、趙小紅、郭趁意以及各位生產(chǎn)隊隊長的配合,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趙新林的高度信任……”
|
焦作網(wǎng)免責聲明: | ||||||||
|
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農(nóng)村干部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帶領廣大群眾為搞好農(nóng)田水利基本建設、發(fā)展壯大集體經(jīng)濟任勞任怨、大干苦干,留下了獨特的時代記憶。修武縣西村鄉(xiāng)西村的趙懷德,便是眾多農(nóng)村干部中的一位。
一
趙懷德,乳名趙羊群,1940年7月出生在西村一戶貧困家庭。7歲那年秋天,國民黨軍向修武解放區(qū)大舉進攻,黨組織安排鄉(xiāng)親們向山西境內(nèi)轉(zhuǎn)移。大家從紙房溝通過老路功、望洛這條古道輾轉(zhuǎn)跋涉到了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平城鎮(zhèn),三戶人家擠在五間房子里。當時,上山的本家有趙法通、趙法有、趙法恩等。
小孩子往往饞嘴,饃飯吃飽了不知足,竟然還想吃肉。哪有錢買肉?趙懷德就和同住一院的趙小運想到一個辦法,那就是吃死豬肉。他倆四處尋找小死豬,找到以后大人們加工好,幾戶人家分著吃。在平城鎮(zhèn)過了年,天氣暖和了,形勢也相對緩和一些,組織上安排由村農(nóng)會干部趙金貴、趙銘齊帶隊,鄉(xiāng)親們統(tǒng)一下了山。
趙懷德幼年雖然沒有被餓死,但有兩次和死神擦肩而過。
1947年麥收前,趙懷德和母親住在山外的上馬村。一天正準備吃午飯時,聽到北地響起清脆的槍聲,一袋煙的工夫,一伙人跑進了上馬村。一看他們頭上戴的白羊肚手巾,就知道是山西人,母子倆和房東女主人馬上用木柱頂住了大門。山西匪徒用槍托猛砸大門,房東開門后,十幾個人闖進院子四下亂翻,有人找吃的,有人找衣服。母親手拉著趙懷德呆呆地立在院中,趙懷德被一個人用刺刀緊緊地頂住腹部,嚇得渾身發(fā)抖。那個匪徒吼叫著:“誰是八路軍?”其實,房東是烈屬,她鎮(zhèn)定地說自己沒有兒子。這時,一個匪徒搜到一瓦罐雞蛋,這伙人一哄而上去搶奪,連草叢里藏著的幾張烙饃也被搶走了。折騰一陣后,北地響起了號聲,匪徒們這才撤離。
在上馬村住了一陣子后,1947年秋天,黨組織又安排村里人躲到深山區(qū)的龍門村,農(nóng)歷臘月才回到西村過年。第二年秋天,修武迎來解放。
十來歲的時候沒有玩具,見個小鐵圈就覺得稀罕。有一次,趙懷德和小伙伴趙如意發(fā)現(xiàn)鄰居家大門口的長石條下有一個形狀像大蘿卜一樣的鐵疙瘩,那玩意尾部的四個翅膀上都帶有小鐵圈。他倆想將鐵圈取下來當玩具玩,先是用石頭敲,又抱起來往石頭上摔,也沒有將小鐵圈取掉。最后,趙懷德把這個鐵疙瘩扔出了大門,落在腳踏石上,轟隆一聲巨響,驚動了全村人。他呆呆地立在門框旁,好久才回過神,因為站在大門后才躲過了一劫。后來,他才知道那鐵疙瘩是航空炸彈。
二
1951年,趙懷德入了小學。當時,教室設在村東的趙家祠堂里。西村只有初小,上了4年后,他考到了南坡鄉(xiāng)完小。他和本村的郭小龍、鄭領頭三人是南坡完小的首屆學生,1956年高小畢業(yè),這在鄉(xiāng)下也算是文化人了。次年春季,國家開始招聘民辦教師,他被招入西村小學。
1958年秋季,全國興起了大辦鋼鐵運動。學校停課,趙懷德帶領學生在大東村、大南坡的北坡上,背礦石送到東村河。有一天,他帶著12個學生背礦石,剛路過一孔窯洞,轟一聲窯洞坍塌了。清點學生人數(shù),他發(fā)現(xiàn)少了一個,心里無比驚慌。最終,他找到了這個學生,才算松了口氣。
1962年8月,村里動員適齡青年參軍,趙懷德參軍入伍,在湖北明港接受新兵訓練,3個月后被分配到山東濟南坦克學校。當時的蘇式坦克重46噸,火炮的后坐力特別大,趙懷德身體適應不了。1963年年底,他和一批戰(zhàn)友因身體原因退伍回鄉(xiāng)。
三
早在上世紀50年代末期,全國各地出現(xiàn)了大辦民兵師的高潮。按照年齡分類,有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
1964年秋季,趙懷德?lián)挝鞔宕箨犆癖鵂I營長。當時的訓練要求十分嚴格,極個別民兵基本素質(zhì)很差,比如有人練習射擊時不會閉左眼,還有的民兵不會正步走。訓練時經(jīng)常鬧出洋相,惹得大家啼笑皆非。西村民兵營有步槍20多支,這些步槍大多是七九式步槍,打靶時有效射程只有50多米。沒有槍的民兵,就用木頭制作槍來訓練拼刺刀。在山坡上搞軍事演習,兩個人裝扮成特務,事先藏在灌木叢中,然后派民兵上山抓“特務”。1971年,還安排民兵在山門河口執(zhí)勤。
每年8月,民兵會脫產(chǎn)訓練半個月,項目有隊列、射擊、投彈等,結(jié)束時都要來個比賽。趙懷德身材不高,有部隊新兵訓練的基礎,投彈達64米,在全南坡公社數(shù)第一,許多身高馬大的民兵都甘拜下風。
1966年8月22日,經(jīng)老黨員趙法通、鄭訓良介紹,趙懷德光榮地加入了黨組織。那時,每年去縣城開兩次會,大家都是背著行李步行到縣城。
四
1972年年初,西村大隊黨支部班子調(diào)整,趙懷德?lián)吸h支部副書記兼生產(chǎn)隊大隊長。上世紀70年代初,結(jié)合農(nóng)業(yè)學大寨運動,配合青龍洞水利工程,西村鄉(xiāng)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農(nóng)田水利基本建設。公社黨委規(guī)定,各大隊干部輪流到工程專業(yè)隊擔任負責人。
1973年春季,趙懷德到工程專業(yè)隊擔任一連連長,指導員是黑巖村黨支部書記杜照林。男民工住在石崖下,遮雨卻擋不了風。女民工的宿舍是簡易草棚,就地勢挖一個3米長、2米寬的土坑,上邊用木柱支撐起來再鋪上茅草,床鋪也是石頭上架起木棍鋪上草,這就是他們的連部兼宿舍。冬季寒風刺骨,沒有門簾就把水泥袋縫到一起用來擋風。平常吃的都是玉米面饅頭和咸菜,蘿卜、白菜很稀罕,偶爾吃一回白蒸饃改善一下生活。
大壩距離紙漿莊3公里,地處峽谷深處,即使夏季日照時間也很短,冬季就更難見到陽光。遇到小雨、小雪天氣,從來不停工。主要任務是向壩上背石料,大家搞勞動競賽,印象最深的是本村女青年趙香梅,干起活來讓許多男民工都服氣。趙懷德身為連長,必須起到帶頭作用,背石料時自然揀大的。這樣,他在水壩工地堅守了一年多。他一輩子出力最大的,就是在青龍洞水利工程建設工地。
從水壩工地回到村里后,趙懷德帶領社員挖蓄水池,兩年時間挖了兩個大水池。當時沒有施工機械,群眾發(fā)揚愚公移山精神,以螞蟻啃骨頭的毅力,將近萬立方米的土方一擔一擔地挑了出來。
西村北部有一條深河溝,馬車套上3匹騾子,裝上半車糞過溝還十分吃力。溝那邊土地貧瘠,麥地里長滿了刺兒菜,小麥產(chǎn)量不高。因此,村第四生產(chǎn)隊老隊長趙法通多次向村大隊黨支部提出申請,建議在這里架橋。接受趙法通的合理化建議,村大隊黨支部研究決定在河溝上架設一座石拱橋,由趙懷德?lián)喂こ炭傊笓]。1977年三秋結(jié)束后開工,趙懷德會同林縣(今林州市)人設計、施工。林縣的王技術員,修建紅旗渠時就是排險高手。缺少測量儀器,全靠水平尺定位;沒有任何機械設備,運石料、運水泥全靠肩扛人抬。次年5月竣工,大橋全長90米、寬6米,最高處20米,一共5個橋孔,最大橋拱跨度10米,村里總投資5萬元。此后,那邊的土地被改造成了穩(wěn)產(chǎn)、高產(chǎn)的良田。
2024年3月,回憶大橋主拱合龍過程,趙懷德記憶猶新。在巨大的壓力下,木料吱吱響,聽了讓人十分恐懼。他和王技術員分別站在橋兩端的橋墩上,雙眼全神貫注地盯著拱模。事先約定如果出現(xiàn)險情,以哨聲為令立馬撤退。合龍過程確實驚心動魄,成功之后林縣師傅松了一口氣,躺在地上身體軟綿綿的,站不起來。大橋建成這年秋季,趙懷德帶隊新建煤井一對,順利投產(chǎn)。1979年冬季,西村開始規(guī)劃新村并劃出了第一批宅基地,為后來的整村搬遷工作打下良好基礎。對此,趙懷德沒少費心。
1982年,西村大隊黨支部班子換屆,趙懷德卸任黨支部副書記兼生產(chǎn)隊大隊長的職務。如今,趙懷德與老伴正安度幸福晚年。他深情地回憶說:“自己一輩子出力吃苦,可是比父輩幸運多了。3個叔叔的遭遇一個比一個悲慘:二叔早年亡故,三叔被日本人抓走當挑夫后杳無音信,四叔逃荒到徐州。當村干部時辦了一些實事,這離不開家人的支持,特別是老伴的理解;也離不開村黨支部委員鄭訓良、趙小紅、郭趁意以及各位生產(chǎn)隊隊長的配合,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趙新林的高度信任……”
|
焦作網(wǎng)免責聲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