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县区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热点专题 房产 娱乐 体育 健康
 焦作日报 新媒体矩阵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订报服务 焦作市网络辟谣平台 
 网上投稿 焦作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时政要闻 > 正文
 
     

    时政要闻

    “县”在进行时 | 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 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更新时间:2024-3-19 8:01:36    来源:大河网

     编者按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强。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指导工作时,提出了县域治理“三起来”的重大要求,即“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县域经济是区域发展的基石,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也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即日起,大河网联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推出县域治理“三起来”的河南实践——《“县”在进行时》特别策划,邀请专家学者阐释县域治理理论,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建言献策。

      “郡县治,天下安。”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指导工作时,提出县域治理“三起来”的重大要求,即“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河南自觉扛牢贯彻落实推进县域治理“三起来”的时代重任,先后确定三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市),在扩权放权、环境容量、土地指标、节能指标、项目布局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推动城乡在空间布局、产业发展、资源要素、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的贯通融合不断增强。

      加快空间贯通,城乡发展布局显著优化。河南坚持把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作为推动城乡贯通的先导性、基础性工作,加快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县域一盘棋的规划管理和实施体制,推进省市县乡同步编制,并按照“城市品质、乡村味道”的理念,以村庄分类与布局为基础,有序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更加科学地进行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优化,实现城乡规划一体,统筹城乡空间布局。

      加快产业贯通,城乡经济融合明显增强。河南立足城乡资源要素禀赋差异,以县域为重点,以县城和小城镇为城乡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围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提升乡村多元价值,强化县域产业合理分工,有选择地在县城及重点乡镇布局联农、涉农及非农产业,不断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到2023年,河南农村集体资产达到3934.2亿元,有经营收益行政村占比达到81.1%,构建12个国家级、100个省级、274个市级、278个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

      加快要素贯通,城乡资源循环更加顺畅。城乡关系调整优化过程中,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处于基础地位、发挥关键作用。河南推进城乡贯通,首先锚定在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上取得突破,以“土地、资金、人才”三要素为重点,促进更多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集聚、在乡村得到优化配置。河南持续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健全政府投资与金融、社会投入联动机制,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更多投向农业农村。组织引导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社会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各行业、各领域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加快培养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

      加快基础设施贯通,城乡发展支撑持续提升。河南坚持“织线成网”,推动城乡基础设施联通化、网络化、均衡化。以“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为抓手,扎实建设连接城乡主要节点的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全省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着力完善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节点体系更加完备,畅通了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的“最先和最后一公里”。到2023年,全省建制村村级寄递物流服务站覆盖率达到78%,禹州、兰考、浚县、郏县等成功创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推动农村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开发利用,实施“气化乡村”工程,农村电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持续推进县域生活垃圾和污水统筹治理,加快完善“城镇靓、乡村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城乡生态体系,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城乡美丽画卷。

      加快公共服务贯通,城乡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河南突出“普惠共享”,着力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文化下乡等举措作为城镇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的重要路径和工作抓手,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完善农村文化服务网络,开展多样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文化下乡润民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快优质公共服务向农村、经济薄弱地区延伸,推进乡村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和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2023年,河南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0234.5元、20052.9元,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为2.01,比2013年的2.64缩小0.63,显著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面临着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双重历史任务。因此,要积极创新以城带乡举措,不断加大以工促农力度,持续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进行谋篇布局。首先,坚持规划引领发展。适应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和乡村人口变化趋势,强化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对城镇、村庄、产业园区等空间布局的统筹,优化人口、产业、城乡布局。其次,坚持补短板强弱项。从各地实际和群众需求出发,从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出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再次,坚持改革集成增效。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创新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创新工业、城镇对农业、农村的反哺政策体系,努力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使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城乡全体居民。

      (作者:王新涛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文章编辑:刘鸣捷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县”在进行时 | 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 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2024-3-19 8:01:36    来源:大河网

     编者按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强。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指导工作时,提出了县域治理“三起来”的重大要求,即“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县域经济是区域发展的基石,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也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即日起,大河网联合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推出县域治理“三起来”的河南实践——《“县”在进行时》特别策划,邀请专家学者阐释县域治理理论,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建言献策。

      “郡县治,天下安。”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指导工作时,提出县域治理“三起来”的重大要求,即“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河南自觉扛牢贯彻落实推进县域治理“三起来”的时代重任,先后确定三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市),在扩权放权、环境容量、土地指标、节能指标、项目布局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推动城乡在空间布局、产业发展、资源要素、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的贯通融合不断增强。

      加快空间贯通,城乡发展布局显著优化。河南坚持把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作为推动城乡贯通的先导性、基础性工作,加快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县域一盘棋的规划管理和实施体制,推进省市县乡同步编制,并按照“城市品质、乡村味道”的理念,以村庄分类与布局为基础,有序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更加科学地进行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优化,实现城乡规划一体,统筹城乡空间布局。

      加快产业贯通,城乡经济融合明显增强。河南立足城乡资源要素禀赋差异,以县域为重点,以县城和小城镇为城乡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围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提升乡村多元价值,强化县域产业合理分工,有选择地在县城及重点乡镇布局联农、涉农及非农产业,不断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到2023年,河南农村集体资产达到3934.2亿元,有经营收益行政村占比达到81.1%,构建12个国家级、100个省级、274个市级、278个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

      加快要素贯通,城乡资源循环更加顺畅。城乡关系调整优化过程中,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处于基础地位、发挥关键作用。河南推进城乡贯通,首先锚定在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上取得突破,以“土地、资金、人才”三要素为重点,促进更多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集聚、在乡村得到优化配置。河南持续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健全政府投资与金融、社会投入联动机制,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更多投向农业农村。组织引导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社会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各行业、各领域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加快培养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

      加快基础设施贯通,城乡发展支撑持续提升。河南坚持“织线成网”,推动城乡基础设施联通化、网络化、均衡化。以“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为抓手,扎实建设连接城乡主要节点的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全省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着力完善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节点体系更加完备,畅通了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的“最先和最后一公里”。到2023年,全省建制村村级寄递物流服务站覆盖率达到78%,禹州、兰考、浚县、郏县等成功创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推动农村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开发利用,实施“气化乡村”工程,农村电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持续推进县域生活垃圾和污水统筹治理,加快完善“城镇靓、乡村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城乡生态体系,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城乡美丽画卷。

      加快公共服务贯通,城乡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河南突出“普惠共享”,着力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文化下乡等举措作为城镇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的重要路径和工作抓手,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完善农村文化服务网络,开展多样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文化下乡润民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快优质公共服务向农村、经济薄弱地区延伸,推进乡村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和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2023年,河南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0234.5元、20052.9元,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为2.01,比2013年的2.64缩小0.63,显著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面临着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双重历史任务。因此,要积极创新以城带乡举措,不断加大以工促农力度,持续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进行谋篇布局。首先,坚持规划引领发展。适应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和乡村人口变化趋势,强化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对城镇、村庄、产业园区等空间布局的统筹,优化人口、产业、城乡布局。其次,坚持补短板强弱项。从各地实际和群众需求出发,从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出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再次,坚持改革集成增效。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创新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创新工业、城镇对农业、农村的反哺政策体系,努力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使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城乡全体居民。

      (作者:王新涛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文章编辑:刘鸣捷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411201800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642120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